close

         最近有幾個專門製造背光模組的客戶受到買主要求降價4%,其中有一家公司的主管做了以下的決定﹕「要達到這個目的只要所有的成本都減少4%就可以輕易達成」

         我理解他的想法。把一個project變成許多的sub-projects,只要每個 sub-project完成了,目標也就達成了﹗於是他開始採取以下的策略

1. 原物料要求供應商降價4%

2. 委外加工要求降價4%

3. 內部員工不可輕易加班

        最後他成功了嗎?

1. 原物料降4%,部份供應商也許同意。但是在原物料漲價的年代,要拿到相同品質的原物料–價格只會愈來愈高,不可能降低。降價之後拿到的原物料品質穩定性一定會差﹗

2. 委外加工要求降價4%,依目前台灣的加工廠現況,這一點很容易達成。大廠壓榨小廠不是很難的事。可憐了那些加工廠﹗

3. 不可加班的問題可就大了。通常不是指不可加班,而是加班不可報加班費。只要在帳面上看不到加班費的支出就可以了。這是變相減薪﹗別懷疑,台灣的很多高科技廠都是這麼搞﹗

        最後這個計劃成功了嗎? 當然是失敗的﹗不僅是上頭的幾個項目沒達成,他也忘了把所有員工減薪4%了。(如果您待的公司也有這種主管,上帝保佑您﹗)

        但是要怎麼達成這個目標呢?這就要回頭檢視成本結構了﹗

一般加工廠的成本結構如下:(依產業別略有變動)

原物料:30%

工時成本:60% 含機台運作成本及工資(再加上所有固定資產的折舊)

雜項:10%

        從這個結構看來,「工時成本」才是重點﹗妄想從其它部份來降低成本通常只會得到反效果。當主管的人要好好想想﹗

        工時成本和加工「兩率」有關﹗所謂「兩率」指的是「良率」和「效率」。舉例來說:如果您想要開車環島旅行,但是卻因為想降低原物料及耗材成本而買了再生胎,可以想見的是路上爆胎連連而導致

1. 多買的再生胎總成本不見得比一組進口高檔車胎低

2. 換輪胎的時間成本讓環島時間整個拉長–時間就是金錢﹗

         這個例子很容易懂,如果轉換成光電業的模仁加工。「汽車」就是「超精密加工機」;而「車胎」就是「單晶鑽石刀具」。客戶經常為了一兩百元的刀具成本和我講半天的電話。要知道加工出一個不良的模仁所花的工時成本(機台運作成本+ 機台折舊成本+薪資)通常已經可以修上兩到三支的鑽石刀具。所以選用好的「車胎」也就是刀具才是重要的﹗〔幸好技術人員都同意我的看法,目前僅有少數不尊重技術人員的採購才會胡亂砍價,以為是在買青菜﹗可是青菜好像也不太能砍價了﹗〕

         我只想問一個問題:如果您有一台法拉利〔=超精密機台〕,您會採用再生胎還是價格很高的高級跑車胎?您可以騙我,但是請別騙自己﹗

        效率有多重要,不用我再多解釋,從大家願搭高鐵進行長途旅行而不是普通車就可以找到線索。

        還好多數客戶在溝通後都理解成本結構,不會省錯了方向﹗我衷心期盼台灣能早日走出「只求低價」的集體催眠,否則現在薪資和十年前相同,十年後也會和現在一樣低﹗「台灣站起來」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口號,問題是……我們什麼時候坐下去了﹗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iamondonp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